- ·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05/19]
- ·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05/19]
- ·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05/19]
- ·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05/19]
- ·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05/19]
- ·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05/19]
- ·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05/19]
- ·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05/19]
找寻32年前的友谊 原辽宁外国语师专865班同学 你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一本影集,一段难以忘记的军民情,32年过去了,当年身在云南边境守卫祖国南大门的军人叶方龙来到沈阳,寻找原辽宁外国语师专865班的全体同学。 北国校园的莘莘学子,南部边陲的
一本影集,一段难以忘记的军民情,32年过去了,当年身在云南边境守卫祖国南大门的军人叶方龙来到沈阳,寻找原辽宁外国语师专865班的全体同学。
北国校园的莘莘学子,南部边陲的钢铁战士,往复不断的书信,让这段军民情历久弥新。影集中泛黄的文字,朝气勃发的笑脸,勾起老叶的青春记忆,16日,当年的战士即将退休,他专程来到沈阳,想看一看同学们现在的模样。
如果您知晓原辽宁外国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865班同学的信息,请您与辽沈晚报联系。
边境线上收到最珍贵的礼物
昨日,叶方龙来到辽沈晚报社,他拿出了一本约一尺见方的老影集,他说,这本影集他已经珍藏了32年了,从军营到地方,经历十余次搬家,都在用心保存着。
叶方龙今年57岁,现在南京一家电视台工作。他20岁入伍,在石家庄某部服役,任师部记者,负责连队的新闻采访报道,1987年,他被派往云南边境地区。
军营中的生活神秘而艰苦,每一个感人的瞬间他都会用镜头定格,每一个故事背后的辛酸苦辣,他都用真情记录,这些边境生活,祖国后方都是从新闻报道中了解到的。
在千里之外的辽阳,辽宁外国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一群外国语专业的学生们从报纸上看到了远在云南边境的军营报道,既兴奋又好奇,更有崇拜。
同学们一封封感情真挚的信寄到了军营,叶方龙收到后便读给战士们听,然后由他代笔再一一回复。
一边是青年学生,一边是钢铁战士,他们建立了深厚情谊。1988年6月,叶方龙要随连队返回北方之际,他收到了同学们的一本影集,随后,无论工作怎样变动,家庭如何迁移,他都将这本影集一直带在身边。
“这本影集鞭策我成长”
在影集的扉页,师专的同学们精心绘制一个五角星图案,中心是一名着绿衣的军人,星的每一角内都画有一只鸽子。五角星的内沿写下了20名同学的名字。右下角还附言道,“献给当代最可爱的人,愿传递友情的和平鸽纯洁永驻”。
影集中还有两张865班全体同学的合影,一张摄于学校正门前,另一张摄于鞍山二一九公园。
“南疆的勇士,我们的同龄人。——屈成军”“高山流水,友谊长存。——张英伟”“因为有了你们——军人,才有了我们当今的大学生,我们记着你们!——邹小光”。
同学们给叶方龙赠言,有的寄去了个人照片,还有卡通书签,校园内的柏树叶。
影集内只有前几页被同学们占用了,其他的插袋内都装满了叶方龙在部队生活训练的照片,“我没事时总喜欢翻一翻,回忆一下那段青葱岁月。”叶方龙称。
由于师专的同学们毕业后都失去了联系,叶方龙转业后回到南京,通讯也不发达,慢慢就失去了联系,但他时常关注着辽阳以及辽宁方面的信息。
他知道,辽宁外国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于1999年被撤销,并入辽宁大学,成为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辽阳校区)。叶方龙一直有一个厚望,就是退休前到辽宁看一看,最好能见到当时865班的同学。
32年了 特别想见上一面
32年过去了,当时的青年学生,现在都已经50多岁了,“你们现在过得好吗?我想和大家见上一面,表达藏在内心三十余年的感谢之情!”叶方龙说。
再有三年就要退休了,趁着身体好,一定要见见这些不曾谋面的同学们,“我忘不了同学们对我的鼓励,是大家的鞭策才使我信心更加坚定,勇往直前,我后来在部队曾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这和同学们的鼓励是分不开的。”
张淑红、曹艳玲、吴秀春、陈雪梅、刘长虹、卜亚娟等20名同学,他们毕业后可能都做了人民教师,现在可能有的已经退休了。
“特别想念大家,哪怕能联系到一位,也不虚之行。”叶方龙表示,将在沈阳停留两天时间,然后将前往大连,奔烟台就回南京了,“如果这次错过了,希望同学们到南京能找他。”
如果您知晓原辽宁外国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865班同学的信息,请您与辽沈晚报联系,记者电话5。
辽沈晚报·ZAKER沈阳记者 金国健 王迪
文章来源:《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网址: http://www.lnszxb.cn/zonghexinwen/2020/1019/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