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辽宁省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化与思考※

来源: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2-29 13:3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口职业结构就是其中之一。“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2008)从职业与阶层结构的视角指出职业结构变迁既是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口职业结构就是其中之一。“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2008)从职业与阶层结构的视角指出职业结构变迁既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变迁的结果,也是社会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文尝试回答两个问题,首先是辽宁省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化情况,其次是对如何理解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化提出我们的思考。

一、辽宁省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化情况

数据来自辽宁省历次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有两点需要说明,首先是职业分类,其次是人口普查资料中就业角度的人口构成。中国人口普查资料中,职业分类包括大、中、小三类,其中职业大类分为七类: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不便分类的其他劳动者。

人口普查资料中就业角度的人口构成 (16岁及以上人口)包括经济活动人口和非经济活动人口,经济活动人口又分为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目前人口学研究中观察职业结构的数据一般指经济活动人口中的就业人口,或称为在业人口 (李若建,2009)。这里就有一个疑问,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劳动参与率势必发生变化,典型观察是更多的年轻女性没有进入劳动力市场而是选择在家料理家务,再比如高校扩招使更多的年轻人推迟了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因此为了更好地刻画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化情况,本文加入了失业人口比重和非经济活动人口比重两个指标,以观察就业人口比重的变化情况,失业人口比重为失业人口与16岁及以上人口之比,非经济活动人口比重为非经济活动人口与16岁及以上人口之比。

表1为1982-2010年辽宁省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化情况。2000年之后辽宁省非经济活动人口比重呈现增长的趋势,2000年辽宁省10%人口抽样为 28.33%,2005 年 1%人口抽样为 32.41%,2010 年辽宁省10%人口抽样为34.36%。同时辽宁省失业人口比重在下降,2000年为 6.78%,2005年 1%人口抽样为 4.70%,2010年更低为 2.48%, 本文猜测原因可能有两点,首先是2000年以来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失业水平会降低,其次是2000年时恰逢国企改革大量职工下岗。因此总的来说,2000年之后辽宁省就业人口占经济活动人口比重是明显下降的。

进一步观察就业人口的职业结构情况。王立波(2006)指出1982-2000年辽宁省人口职业结构变迁是农林牧渔人员比重上升和生产人员比重下降两种趋势并存的局面。表1中可以看到,1982年辽宁省农林牧渔人员比重为 42.96%,1990年为48.15%,到 2000 年上升为 51.84%,而 1982 年辽宁省生产人员比重为 35.24%,1990 年为 27.68%,到2000年下降为20.56%。她认为原因首先是60年代的生育高峰使改革开放之后辽宁农村劳动人口的绝对量快速上升,其次是相对来看辽宁工业在体制转型和经济转型中降低了工业就业需求,表现为生产人员比重的相对下降。王立波(2006)还对1982-2000年辽宁与广东、浙江两省进行了比较,发现与辽宁恰恰相反,广东、浙江两省的农林牧渔人员比重大幅下降而生产人员和商业服务人员的比重却在大幅上升。

但2000年之后辽宁的上述趋势发生了逆转,2000-2010年辽宁省人口职业结构的最显著变化是商业服务人员比重大幅上升而农林牧渔人员比重大幅下降,其他职业中负责人比重略有下降,专业人员和办事人员的比重略有上升,生产人员比重大致持平。2010年尽管农林牧渔人员仍然是辽宁省就业人口中人数最多的群体,比重达到44.28%,但与 2000 年相比下降了 7.56%;商业服务人员是增长最快的群体,2010年其比重达到19.02%,与 2000年相比上升了 6.64%。考虑到整体人口可能存在年龄跨度较大的问题,本文分年龄组进一步观察 (表2),可以看到25-44岁不同年龄组的变化趋势与整体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低年龄组(25-29岁)表现得更加明显。

参照王立波(2006),本文对比了 2000-2010年辽宁、浙江和广东三省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化情况,见表3。尽管在人口职业结构的分布上三省有明显的差异,经济相对发达的浙江和广东两省农林牧渔人员的比重要更低,商业服务人员比重稍高,生产人员比重明显更高。但变化趋势是一致的,都是农林牧渔人员向其他职业进行转移,差别在于从相对比重来看,辽宁生产人员比重在2000-2010年基本保持稳定,而其他两省在增加。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的判断,2000-2010年与浙江、广东这两个发达省份相比,从人口职业结构来看辽宁也同样在转型,但由于其自身的产业结构特征对生产工人职业的就业拉动是有限的,某种程度上也抑制了农林牧渔人员比重的下降。

文章来源:《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网址: http://www.lnszxb.cn/qikandaodu/2020/1229/566.html



上一篇:辽宁特色小镇建设中的人才瓶颈与对策
下一篇:集体备课活动打造教师专业成长平台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 |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版面费 |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论文发表 |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